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PCR-SSP法与血清学比较,血清学检出错误或漏检率分别为HLA-A位点23.5%,B位点26.5%。血清学发生错误或易混淆的抗原有:A2和A68、A32和A33,B5、B60和61。结论PCR-SSP法进行HLA-A、B抗原等位基因分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实验过程简捷快速、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轻型胰腺炎病人早期摄食与禁食两种治疗措施的安全性和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轻型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A(早期摄食)组与B(禁食治疗)组。对入选病人治疗过程中,淀粉酶水平、炎症反应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评价。结果:A组病人淀粉酶水平、C反应蛋白、WBC计数、腹痛或消化道症状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急性轻型胰腺炎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采取早期摄食不仅不会加重病情,而且还会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对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评价其影像学表现特征。 结果 30例患者中,多形性腺瘤16例,腺淋巴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渐进性强化;腺淋巴瘤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基底细胞腺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3者增强方式不同,其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1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13例中12例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呈局限性分布。其多层螺旋CT表现:(1)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无融合趋势13例;(2)小气道的支气管扩张12例,合并有黏液栓3例;(3)小斑片状实变影8例、小空洞影2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4)有副鼻窦炎病史11例,最常累及上颌窦;(5)DPB治疗前后CT变化,经治疗1~3个月后复查,病变有不同程度吸收。结论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DPB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以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骨切开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20例,ASA I-Ⅱ级,依术后镇痛所用局麻药不同。分R组(0.125%罗哌卡因组)和B组(0.125%布比卡因组),每组1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异丙酚2mg/kg.b.w.,琥珀酰胆碱1.5mg/kg.b.w.全麻诱导下气管内插管,常规间歇正压通气,术中吸入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硬膜外(T3-4间隙)间断注入1%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毕清醒后,呼吸循环稳定时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用雅培泵以0.12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行PCEA(持续量1ml/h,追加量每次4ml,锁定时间30min),监测收缩压(BS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气,并记录PCEA累计局麻药用量(CC)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全麻诱导前,术毕和术后2,4,8,12,24,48h,两组SBP,DBP,HR,RR,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前,术毕和术后12,24,48h,两组pH和PaCO2(CO2分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8,12,h两组CC和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48h,R组CC高于B组(P<0.05),但VAS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全程两组的VAS均低于4。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工除术后应用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0.12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行PCEA,镇痛效果好且安全,可作为此类虱术后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苯染毒后耳蜗毛细胞株(HEI-OC1)细胞增殖及氧化指标的变化。方法于2019年7至12月,设置乙苯浓度分别为0、30、60、90、300、600、900 μmol/L和3、6、9、10 mmol/L,共11个浓度组,用CCK-8法测定乙苯染毒24 h后HEI-OC1细胞增殖活性;以0、1、2、4、8、16、32、64 mmol/L乙苯处理细胞24 h,计算乙苯的半数抑制浓度。用0、6、9和12 mmol/L乙苯染毒HEI-OC1细胞24 h后,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0 mmol/L浓度组比较,6、9、12 mmol/L浓度HEI-OC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乙苯对HEI-OC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2.86 mmol/L(R2=99.05)。不同浓度组(0、6、9、12 mmol/L)乙苯处理HEI-OC1细胞24 h,MDA含量、SOD和GSH-Px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11、6.48、22.85,P<0.05);与0 mmol/L浓度组比较,9、12 mmol/L浓度组HEI-OC1细胞MDA含量明显升高,12 mmol/L浓度组SOD活力明显降低,6、12 mmol/L浓度组GSH-Px活力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苯可以抑制HEI-OC1细胞增殖,引起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焦粤农  林意  于锋  于泓 《广州医药》2005,36(2):11-13
目的通过颈清扫手术中迷走神经监护,探讨预防迷走神经医源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全麻下对26例(37侧)头颈恶性肿瘤颈清扫术,采用气管插管式表面电极(endolaryngeml surface electrodes mounted on an endotracheal tube,ETT),连续记录喉肌电活动,对可疑部位用单极刺激器行迷走神经定位,及对其神经完整性进行评估。结果迷走神经定位成功率94.6%,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即使外观完整,共解剖前、后电刺激反应电流阈值差异常升高。结论颈清扫手术中应用气管插管式记录电极进行迷走神经监护,能有效定位迷走神经,以降低损伤的风险。迷走神经解剖前、后电刺激反应电流阈值差异升高时要警惕其功能损伤,对此更深一步的研究尚待进行。  相似文献   
8.
参附芪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参附芪注射液治疗病窦房结综合征50例,结果表明参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窦房功能,明显提高患者心率,从而促使病窦综合征患者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苯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苯中毒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方法 用HLA配型全相合的女性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 1例苯中毒致SAA男性患者。输入单个核细胞数为 9.4 1× 10 8 kg、CD34 阳性细胞为 12 .4 9× 10 6 kg、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集落数为 8.2× 10 5 kg。预处理方案由环磷酰胺加全身照射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组成 (环磷酰胺总量 12 0mg kg ,全身照射为 8Gy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总量 6 0mg kg)。为防止植入失败 ,移植后第 18天再次输入供者白细胞层 ,其中单个核细胞数为 9.0 2× 10 8 kg、CD34 阳性细胞为 10 .6 2× 10 6 kg、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集落数为 6 .3× 10 5 kg,并用环孢菌素A和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输入单个核细胞后白细胞最低值为 0 ,血小板最低值为 3× 10 9 L ;中性粒细胞于移植后第 2 1天开始大于0 .5× 10 9 L ,血小板于移植后第 2 8天开始大于 5 0× 10 9 L。移植后第 4个月出现皮肤局限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受者染色体转为 4 6 ,XX ;ABO血型由B型转为O型。结论 此例为国内首例采用Allo PBSCT治疗苯中毒致SAA并获得成功 ,为苯中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8例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语前先天性聋儿童早期行耳蜗植入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8例5岁以下的先天性聋哑症儿行Combi40 型电子耳蜗植入术。结果:全部患儿术后无并发症,术后30天人工耳蜗开机调试,效果良好。结论:对于小于2岁的语前聋儿可列入耳蜗植入术候选对象,术前应行CT、MRI、MRI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本文认为术前鼓岬试验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